近日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》,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。这意味着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将告别“免缴费”时代,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,持续多年的养老保险“双轨制”彻底打破。
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改革举措是社会的进步,也是一个系统工程,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类群体的切身利益, 有的人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担忧,疑虑甚至误读,也属正常!
《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》,是中国改革前进的一大步。过去公务员不用缴交一毛钱,退休却享受百分之九十以上工资替代率的退休金。如此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,这就是本次改革的极其巨大进步!当然,取得本次重大改革胜利亦须付出代价,例如职业年金制度,一时领先企业,似乎有所不公。
然而,职业年金制度是大势所趋的退休先进制度。机关事业单位先走一步,亦可以起标杆作用,有利于愈来愈多企业跟进效仿,有利于全社会养老金理念与制度健康发展。
人们不要奢望消除差距,一步到位,“一锹挖口井,一口吞个饼”,一蹴而就,“皆大欢喜”,毕其功于一役,这是不可能,也是不现实的。
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金的差距的产生,有着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,那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过渡的特殊产物,改革需要时间,人们要有耐心。既不可能“抱残守缺”,一成不变,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迎刃而解。
企退员工最关心的“并轨”和梦寐以求的诉求,是养老金的替代率也应与公务员一样别无二致,至少接近,而不能相差过份悬殊。这不仅合情合理,而且也是应该的。
但全国有8000万企退员工,如果替代率都达到百分之八、九十,那么这加上去的资金,从何而来?企业的养老金制度仅有20年,许多职工退休时,连法定的15年都未缴足,但相关政策仍以按15年计算养老金。如果再让替代率达到公务员的水平,那么确实是“杯水车薪”,勉为其难。目前的养老金产生基本上是“以新养老”,即3个在职职工养一个退休职工。说穿了,还是取之于职工,用之于职工。当然,考虑到通胀因素,为了不让企退职工生活质量降低,所缴养老金要进行多渠道投资,以确保保值增值。
现在国家采取的是切实可行的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的方法,逐步缩小企事业二者之间的养老金差距。根据“多缴多得”的原则与计算方法,毋须讳言,晚退休的职工肯定比早退休的职工养老金要多。那早退休的人岂不吃亏了呢?也不尽其然,每年给企退职工增加百分之十“向低倾斜”,就是举措之一。
据统计,中国在职公务员数量约为700多万,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000多万。近两年经济增速放缓,财政收入增速也在削减,那么凭空增加一大块公务员养老金开支,钱从哪里来?
养老金制度改革是“一揽子计划”中的组成部分,说到底,还是要在公务员管理体制乃至行政体制的整体改革中解决。有关专家建议,应从解决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人浮于事、冗员问题入手,同时规范这一群体的非正常福利和灰色收入,才能在不增加财政支出总额的基础上,“挤”出一部分用于养老的钱。
同时不少人担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“吃”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情况。
对此,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19日回应称:不会,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,将会独立建账,由各级财政供款,不会与企业养老金交叉。企业养老保险目前结余3万亿。
长风破浪会有时,只挂云帆济沧海。新的退休养老金制度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提高,日臻完善, “性急吃不下热豆腐”,相信在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,接下来的改革举措一定会为你排疑解惑,指点迷律,这里需要的是客观,耐心与理性,摆事实,讲道理!
不要心生怨气,动辄就动粗口, 迁怒打压伤害持不同观点的同志!道理很简单!那不是讨论问题,以理服人,而是以势压人,不利于发扬民主,构建和谐社会!